在啤酒市场上,零售价在5至7元左右的啤酒叫中档酒,也可以叫主流产品。当然主流产品也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比如退回20到年前,那时候老雪、鲜啤、绿牌是主流酒。现在是雪花干啤、淡爽,龙山泉干啤等等。
2017年以来,啤酒总销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行业术语叫市场容量下降。主要原因就是随着90后,特别是95后成为青年主力群体之后,对啤酒的饮用需求大大下降了。说白了,现在的95后、00后基本不喝酒,更别提喝“大酒”。
现在喝啤酒的主力群体是什么人?就是一小部分的60后和全体70后;一部分的80后和极小部分的90后。而这其中60后和70后是绝对的主力,你看看每天繁华地段的中小型餐饮店里,推杯换盏的基本都是50岁往上的中年人。有些大姐的酒量甚至比大哥们还好,被业内戏称为养活啤酒厂的女人们。80后们已经或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由于生活压力较大,有一部分退出酒坛,也有一部分仗着年轻力壮还奋战在酒桌上。90后这个群体比较特殊,92年以前出生的人习惯更趋近于80后,而95、96年后出生的人跟92年之前的90后之间却有一道很明显的分水岭。
说这么多,就是想阐述一个道理:十年以后,随着70后进入到60多岁,80后进入到50多岁的时候,中档以下的啤酒基本没有什么市场了,因为喝现在主流酒(喝大酒)的笃定会退出消费主力圈。95后,00后们追求的首先就是品质。贵不怕,只要你贵的有道理,贵的让人明白。所以雪花可能一早就看明白这个趋势,2017年以后不再纠缠于利润低的中低档产品,开始着手布局“决战高端”的路线,2018年开始陆续推出了匠心营造、马尔斯绿等产品品牌,2019年收购了喜力中国后,又推出红爵、悠世等所谓高端产品,据说还有一款500一瓶的啤酒。这么贵的啤酒,我是喝不起,所以也不知道它究竟啥味道。
所以,没必要拿目前的主流酒来讨论两个竞争品牌的孰优孰劣。也许10年,也许不到10年,这些主流产品就消失了,就像30年前低端白酒走过的路一样。未来谁能笑傲酒湖,取决于谁能赢得现在的年轻人。在当代中国快速发展的今天,没有什么会一层不变,更没有以不变应万变。最好的办法还是预测好大变,准备好小变。
库房有积压库存的请加:17745795929 微同步 ,以备不时之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ssm88.com/1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