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汇聚人心、凝聚合力,讲好烟台法院故事,唱响法院工作主旋律,2023年,烟台中院新媒体平台将建立月度宣传主题制度,全面扩大“烟法融媒”新媒体矩阵感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2月,我们烟法融媒的主题词——萌发。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目光所及,萌发,正带着关于春天的所有美好想象,带着诉源治理“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的愿景,吹响了将“握手烟和”诉源治理推向深入的奋进号角。
2022年,烟台法院弘扬“实干创新、拼搏争先”的烟台滨海法院精神,创新打造“握手烟和”诉源治理品牌,为生动展示全市法院推进诉源治理取得的成效,加强工作经验的总结提炼和交流互鉴,烟台中院组织了烟法融媒杯?“握手烟和”诉源治理品牌之星评选。
近日,综合考虑:①两轮网络投票结果,②各区市法院诉源治理工作质效,③有关机制建设等专家组评审意见,最终确定福山法院、高新区法院、蓬莱法院获得2022年度烟法融媒杯?“握手烟和”诉源治理品牌之星。[撒花]
同时,我们邀请了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对品牌之星进行了点评,在此谨对社会各界对烟台法院“握手烟和”诉源治理工作长期以来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跟随小编来一睹
“握手烟和”诉源治理品牌之星的风采吧~

01福山法院
品牌简介
福山法院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指示精神,探索打造“握手烟和?和谐福山”诉源治理品牌,积极入驻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对接17家行业调解组织。在全市率先与中小企业协会合作,引入行业性专业性调解机制,集中处理疑难复杂的涉金融、公司经营、建筑工程合同、承揽合同等涉企纠纷,与区总工会沟通协作,发挥工会调解涉企纠纷,特别化解涉企劳动争议纠纷的作用,“1+N”多元解纷新机制逐步建立。
推动召开全区多元解纷及诉源治理工作推进会议,与区直各部门和镇街建立常态化、便捷化的联络机制。以人民法庭为单元,按照法庭辖区人口数量,在5个镇街设立法官工作室,选派6名专职调解员,入驻法官工作室参与调解工作。成立多元解纷中心,对接镇街司法所、派出所、综治办、妇联等部门形成镇级调解网络;成立多元解纷工作站,对接当地村干部、网格员,组成村级调解网络。最终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的基层预防化解纠纷网格,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
推荐理由
2022年,福山法院以“握手烟和?和谐福山”诉源治理品牌为引领,不断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全面推动以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在前、法院裁判终局的诉源治理工作模式,促进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通过法院与各类解纷组织相互配合,打造多维度、深层次的解纷网络,实现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全域覆盖。2022年,共诉前成功化解纠纷1788件,新收案件同比下降13.23%,万人成讼率同比大幅下降,诉源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多篇诉源治理典型案例、工作信息、调研成果被人民日报、人民法院报等主流媒体推广转发,涉企纠纷多元高效化解典型做法获区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代表点评

▲市人大代表 孙元宁
近年来,福山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中,准确把握人民法院职能定位,与区公安、民政、妇联、人力资源等单位建立工作协调机制。以诉讼服务中心、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和人民法庭为纽带,与乡镇、街道、村居委、各重点行业领域形成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纽带,做到矛盾纠纷村内可解、多元化解,大量纠纷化解在诉前,诉源治理工作成效显著。诉源治理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的重要实践,对于减少诉讼增量、提升司法质效,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02高新区法院
品牌简介
高新区法院着力打造“握手烟和?平和高新”诉源治理品牌,实现品牌引领、联调联动、全面发力,切实加强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平”,对当事人来讲就是心平气和,不冲动;“和”,就是和缓、和谐、和睦、和为贵。“平和”,就是运用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司法调解等一系列调解方式化解纠纷,让纠纷化解更加和谐。通过法院和社会各界的努力,让当事人之间结束争执、案结事了人和,打造更加良好的平安环境、和谐环境、法治环境。
在理念层面倡“和”。讲折衷、尚中庸、倡调和,树立“贵和持中”“贵和尚中”的传统文化观,注重将纠纷消灭于未发或初发之时,倡导通过调解等平和的非诉方式化解纠纷。
在中微层面治“标”。中观层面,即从减少纠纷进入诉讼案件量的层面,突破法院单打独斗困境,广泛联合社会各界力量,通过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方式,避免已出现的纠纷形成诉讼;微观层面,即从诉讼解纷的层面,通过诉前调解+速裁快审等方式,畅通诉非衔接渠道,高效化解诉讼纠纷。
在宏观层面治“本”。即从深化社会基层治理的层面,避免和减少纠纷的发生。通过加大对“和”理念的宣传,加强对群众的思想引导,让“和”理念深入人心,广为流传,使纠纷止于未发、止于萌芽。
推荐理由
高新区法院积极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深入开展基层社会治理。主要做法是:积极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格局,将万人成讼率纳入全区综治考核;不断延伸职能,与全区31个村庄及8个社区人民调解员进行对接,指导就地化解纠纷。每月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从法律层面给予答疑解惑,减少因经营出现的各类纠纷。针对矛盾纠纷易发的交通、金融、房地产、物业等重点行业领域,采用“一揽子”化解类型化纠纷方式,速裁团队提前介入诉前调解程序,实现对1142起纠纷的“截流”,降低案件回流率。壮大行业调解,与区党群工作部、烟台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马山街道办事处等11个部门进行对接,建立行业调解组织,全年将100余起案件分流至行业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将大量纠纷化解在诉前,实现2022年民商事案件收案数同比下降26.77%,纠纷源头化解成效显著。
代表点评

▲市人大代表 宋华西
高新区法院“握手烟和?平和高新”诉源治理品牌,紧扣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引入多方力量进行先行调解,让纠纷化解在诉前、止步于未诉,在减少当事人诉累的同时为当事人省去不必要的诉讼成本,体现了高效的司法服务水平,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平”“和”两字体现了在平等对待双方当事人的同时,用“调”的方式,让当事人实现和解,平息了纠纷,这样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要大于简单的民事判决,应长期坚持好、发展好。
03
蓬莱法院
品牌简介
2022年,蓬莱法院积极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打造“握手烟和?和美蓬莱”诉源治理品牌,实现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
一是不断完善“法院+”诉调对接路径,打造点线面结合、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解纷大格局。强化特邀调解员队伍建设点、壮大行业调解线、拓展基层调解面,融合“驻院调解、律师调解、行业调解、人民调解、基层调解”于一体,建立畅通的诉调对接关系。
二是注重发挥制度规范作用,通过完善“分调裁审”“诉前辅助”等工作机制,推动形成案件数量往下走、案件质量往上升的纠纷化解新格局,全院平均办案用时减少7.4天。
三是坚持将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科技与诉源治理深度融合,加强智慧解纷机制建设,打造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热线、移动手机应用、自助服务终端“五位一体”的诉讼服务平台,全面提高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自2019年以来,蓬莱法院受理案件数量年均下降12.65%,涉诉信访总量年均下降30.72%,全区万人成讼率下降至29.63?,诉前调解成功率、收案数量降幅等质效指标均位居全市前列,相关工作被人民网、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审判、人民法院报多次专题报道,市委政策研究室(改革办)将蓬莱法院做法作为改革经验予以转发
推荐理由
蓬莱法院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诉调对接和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在组织推动、对外联动、制度规范、平台建设四个方面精耕细作,探索打造出“握手烟和?和美蓬莱”诉源治理品牌,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向源头防控延伸,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解纷大格局。在该品牌引领带动下,蓬莱法院受理案件数量、涉诉信访总量连年下降,全区万人成讼率降幅显著,诉前调解成功率、收案数量降幅等质效指标均位居全市前列,实现了诉源治理工作将更多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的改革目的。
代表点评

▲省人大代表 孙宪法
蓬莱法院立足审判职能作用,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矛盾纠纷多元解纷大格局,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诉源治理、多元纠纷工作方面取得成效有目共睹。“握手烟和?和美蓬莱”诉源治理品牌的创建,体现了蓬莱法院司法为民、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蓬莱法院的诉源治理工作,条线清楚、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探索的“法院+”诉调对接路径,充分发挥了社会各方力量的协同调解作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科技与诉源治理工作的深度融合,以最大限度消除人民群众诉讼不便,减轻群众诉累,打通了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了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库房有积压库存的请加:17745795929 微同步 ,以备不时之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ssm88.com/4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