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泰文旦柚的传说

文旦柚是芸香科柑桔属类的一个品种,古谓之苞,或称“抛”、“栾”、“气柑”等。原产福建省长泰县。据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15版《辞源正续编会订本》中“文旦”词条载:“文旦,柚之别种,味甘,或云皮裹瓤白曰香栾,或云皮裹瓤淡红者谓之朱栾。”《漳州府志》载:“柚最佳者曰文旦,出长泰县,色白,味清香,风韵耐人;惟溪东种者为上。其他所种不多,移它处便不佳。”
长泰文旦柚,相传是由一姓“文”的艺人小旦精心培育的。这位文旦家住武安溪东。长泰自古有“花县”美名。春天一到,龙津溪畔处处姹紫嫣红,蜂蝶在一片桃红李白之间翩翩起舞,相互追逐。和煦的春风中,踏春的游人嬉戏玩耍,好不惬意。忽然,从溪东传来阵阵沁人的柚花香。霎时,“满城微雨柚花香”,武安小城都沉醉在了这浓郁的柚花香里。
人们十分好奇,循香而往,却在一片洁白如雪的柚花中看到了正在练功的文旦。文旦身骨清奇,嗓音柔美,是武安远近皆知的小旦。舞台上的文旦长袖飘飘,轻快敏捷,张驰自如,“飘如浮云,矫若惊龙”,赢来多少喝彩声!而文旦的唱腔更是柔美绵长,或锦歌或小调,演绎民间故事,乐于劝善弘德,娓娓歌之,颇入民心。这时的文旦一袭素裙,正在花间练习基本功,唱、念、做、打,仔细雕琢,毫不含糊。文旦正是如此讲究之人!
文旦在一次演出期间,偶然得到主人赠送的柚子。看那柚子,果形圆融,果皮灿黄,皮薄而溢香。打开一尝,肉嫩无渣,味美多汁,齿颊留香。于是,有心的文旦跟主人讨了几株柚苗带回武安栽种,日日悉心照料侍弄。一方水土养一方风物。龙津大地十分肥沃,加之四季如春,雨水丰沛,十分适宜柚树生长。功夫不负有心人。转眼几年过去,文旦精心培育的柚树在春天开出了花,在八月结成了果。文旦种的柚子精妙如其人,果皮光滑,色泽橙黄,皮薄浑圆,清香沁人,果肉较之前更加细腻晶莹,口感更是清甜脆嫩,且稍带适度微酸,风味独特,十分可口。文旦摘下黄澄澄的柚子送给亲朋和睦邻,大家都夸真好吃。热心的文旦将她培育的柚苗分给了大家。于是,人们就将文旦培育的柚子命名“文旦柚”。文旦柚从此在长泰大地广泛扎根,成为长泰传统的珍贵果品。
长泰文旦柚确属果中佳品,声名远播。根据长泰文史资料记载,清同治五年(1866年),浙江省玉环县龙岩乡山外村人韩姬宗携妻子到武安游玩访友,尝过长泰文旦柚后深深喜爱,于是韩妻执意从长泰带了三株文旦柚苗引回家乡种植。如今,文旦柚在浙江玉环县已发展到二万多公顷,年产量3.5万多吨,保护区域面积6000公顷,被称为“楚门文旦柚”,列为浙江名果,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玉环县现建有一座文旦博物馆,证实当地文旦柚正是从闽南漳州市长泰县溪东引种的。
长泰状元蜜橘

状元蜜橘,顾名思义“橘中状元”,当然是风味独特,不同凡响。
不要看长泰状元蜜橘个头小,长得还颇似沙糖桔,来历却不凡,个中还有个典故。状元蜜橘的传说源于漳州惟一状元郎林震。林震,今长泰县枋洋镇科山村人,生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出身寒微,却矢志用功,永乐十八年(1420年)参加乡试,考中第六名举人。苦学十年后,宣德五年(1430年)进京会试,大魁天下,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状元林震金榜题名的喜讯传至家乡科山村后,乡人便在其家周围的笔架山栽培了四五亩橘树来庆贺他。这些橘树结出的果子又红又甜,还散发着一股奇特的清香,食之令人拍案叫绝,自此,“状元蜜橘”的名气便不胫而走了。如今,科山村的状元蜜橘依旧翠绿可人,橘花飘香,状元的福荫延续不绝。
或许是汲取状元宝地之灵气吧,与其他橘类相比,长泰状元蜜橘具有独特的清香,闻之提神醒脑、沁人心脾;食之唇齿留香、润甜爽口。橘皮健脾化痰,橘络通经活血,橘核理气散结。《随息居饮食谱》云:蜜橘“醒脾、辟秽、化痰、消食”。《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也载,蜜橘“治胸脘痞闷作痛,心悸亢进、食欲不佳、百日咳”。中医认为,蜜橘性温、味酸甘,具有理气、解郁、化痰、醒酒等功效,常吃还能治胸闷郁结、肝胃不和、食滞胃呆等症,并增强毛细血管弹性,防治脑血管疾病。可以说,状元蜜橘全身都是宝。
状元蜜橘果形、色泽、味道自成一家。其果实较小,单果重40-60克,果形扁圆,果皮薄,平均厚0.11厘米,皮黄如金,富有光泽,油胞小而密,平生或微凸;果瓣7-10片,汁泡黄色,柔软多汁,风味浓甜,香气醇厚,简直入口即化,一颗一口还不能解馋,恨不得一口塞上三颗四颗才过瘾。因其皮薄,有特殊芳香,也可连皮生吃,百姓或煮芋点时加橘皮以提味,口感又别有一番风味。
而让人不解的是,这种蜜橘只要离开林震祖家的那条峡谷,长出来的果子香就变淡了,味也变酸了,颇有“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之神秘。因此,当地乡亲传言道:这是状元蜜橘留恋故土,不舍远行。目前,状元蜜橘多限在枋洋镇繁衍,近年来良岗山下的青年果场也开始培育,不过总体产量相对有限。所以,每年十二月上市时节,长泰状元蜜橘十分紧俏抢手,供不应求。
坂里红曲酒的传说

在长泰县西北部的坂里乡,自古有酿造和储藏红曲酒的传统,世代沿袭。作为千年传承的传统保健酒,坂里乡人平常自我斟饮,养生怡情都离不开红曲酒。产妇坐月子也都选用坂里红曲酒作为重要滋补品。坂里红曲酒,是长泰县农耕文明的结晶,是镌刻人类智慧光芒的“活化石”,蕴含丰富的农耕文化。
坂里乡,古名鸬鹚,地处梁冈山西麓,拥有坂里溪、高层溪两条清溪,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如春,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达76%,2007年1月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称号,素有“世外桃源”之美誉。优越的自然地理为坂里红曲酒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坂里乡盛产红曲酒,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二千年前,古闽越人就开始在此活动。相传唐朝年间,良岗圣王康义信(591-652年)与圣王婆严英(593-655年)受命前来开发闽南。夫妇率领军队选择扎根长泰县域之梁冈山脉,在此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生产技术,尤其是红曲酒酿制技艺。梁冈山又名良岗山,是省级森林公园,所酿之酒自然更加甘醇。当地人民世代相传,距今已有1千多年的历史。
传统坂里红曲酒都是选用优质的糯米、红曲和梁冈山泉水进行酿造。坂里红曲酒一般选择在冬至前后进行酿制,是为最佳时期。从糯米浸泡、晾干到桶蒸、冷却,再到搅拌发酵、入缸密封等,期间要经过20多道工序。一个多月后,醇香的红曲酒可以出缸啦。过滤、榨酒、换坛封藏,这是酿酒师傅的最后工作。劳动了一天的人们坐下来好好品尝新酿,那滋味真是妙不可言。
“好酒当归味”。坂里红曲酒细品有当归味道,适量常饮能增进食欲,解除疲劳,散寒驱淤,舒筋活络,老少皆宜,尤其是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补气养血之佳品。配上鸡、鸭、桔饼、麻油、老姜、红糖熬制,补气养血的功效更神奇。
2017年10月,长泰县坂里乡传统红曲酒酿造技艺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新春村红酒加工厂传承人陈福兴继承祖传酿酒方法,采用传统酿造工艺,利用门前的百年老井,冬暖夏凉的山洞酒窖进行酿造,在坂里乡第二届红酒品鉴会暨红酒大赛中荣获“金奖”。
长泰茶香逸千年

唐代,长泰就开始种茶叶,是漳州市茶叶生产有文字记载最早的县份。当时,长泰著名的茶叶有天竺岩茶、天柱岩茶和梁冈白茶等。
古代,长泰茶叶生产都与当地的名山古寺结缘,天竺岩(始建于659年)、天柱岩(始建于唐末)及梁冈院(始建于650年)等皆是唐代的佛教岩院,比长泰建县、漳州建府的历史还要悠久。长泰的茶叶以岩院冠名,共以之显名,也表明了产茶的悠久历史。
相传,长泰最早种茶始于天竺岩。天竺岩地处长泰古善化里,即现枋洋镇赤岭村,与枋洋水库和泉州市安溪县山脉相连,水土相融,气候相似。天竺岩创建后,香火兴盛,僧人众多。有僧人从外地引进茶苗,在天竺岩周边山坡种植,因茶园海拔度较高,时有雾气相蒙,环境湿润,所以茶丛生长良好。采摘的叶芽经加工焙制,别具香味。清代,长泰所产的成品茶,销往东南亚地区。话说安溪县盛产茶叶,今日的安溪铁观音闻名海内外。然而清代的安溪成品茶却不及长泰天竺岩茶的名贵。于是,安溪县就有部分茶商将组织出口的箱茶加印上“天竺岩茶”字样,以招徕客主。
长泰良岗山的茶史亦是悠久。据传,曾有数位唐代高僧云游四方,最终选择驻锡良岗山。高僧先后在此建起栖云院、梁冈院、东岩院、龟洋院、国师岩、良岩寺等十多座佛教寺庙。良岗山俨然成了闽南佛国圣地。长泰置县于南唐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这些寺庙都比长泰建县要早二百多年。虽然它们的仙踪多已无处可觅,只余甘寨村保存的良岩寺三尊石佛像,曾经的盛况仅流传于史书轶闻和百姓口中。然而,这并不影响良岗茶的传承。唐宋以来,长泰县境内的岩寺院落都进行自给性的茶叶生产。僧侣们不仅开创了植茶、制茶的技艺,更形成饮茶的良习。大多寺庙座落在山峰之间,山高、雾浓、泉清,气候土壤都十分宜于植茶,于是长泰佛寺的僧侣成了长泰最早植茶、制茶、品茶、藏茶大师。他们披荆斩棘,筑垄挖坑,引水浇灌,所有的汗水与苦辛聚成了这盈盈一握的香茗一杯。当寂寥的钟声日日响起,只有这香茗抚慰那穿越千古的空寂!今天,长泰高山之中的茶园早已都是深耕久耨的古老熟地,而那醇厚的茶艺、茶道、茶文化也随之传承千年。
长泰生产的茶叶的技艺日益精湛,明清时期一度被列为贡品。原来,宋元时期,长泰一些山区村社也开始学习种茶。长泰茶园面积逐渐扩大,制茶工艺也逐步精进。如天竺岩所在地长泰枋洋社,与安溪县茶区山水相连,百姓们在制茶工艺互相交流,共同提高。至元末明初,长泰一些成品茶香味颇佳,成为茶中精品。据清《长泰县志》记载,长泰生产的茶叶被列为贡品。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长泰年贡茶叶十五斤,芽茶十七斤。嘉靖年间(1522-1566年),长泰年贡叶茶三十二斤八两四钱、芽茶四十一斤八两九钱。
茶叶,闽南老一辈亲切地称之为“茶米”。“吃茶”,是闽南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泰亦是。若是客人登门,热情的长泰人必会捧出最好的茶叶待客。关公巡城,高冲低斟,韩信点兵,一点一提,茶妹低眉颔首,纤纤玉手,花样迭出,疑似赏戏。主客言欢,共享香茗,岁月悄悄流走,岂不快哉!
库房有积压库存的请加:17745795929 微同步 ,以备不时之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ssm88.com/5054.html